【核心素养】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《猫》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猫 靳以主旨 【核心素养】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《猫》教学设计

【核心素养】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《猫》教学设计

2024-07-10 03:4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资源简介

《猫》教学设计【核心素养】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活动实践中积累、建构,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,是文化自信、语言运用、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。【课程标准】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提出,第四学段(7-9)年级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。并要求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,理清思路,理解、分析主要内容,并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,能提出自己的看法,并能与他人合作,共同探讨,分析、解决疑难问题。同时,学生也要能够欣赏文学作品,有自己的情感体验,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,从中获得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有益启示。【教材分析】《猫》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,本单元课文都与人和动物相关,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节。通过阅读这些文章,旨在增进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,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,形成尊重动物、善待生命的意识。《猫》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,是一篇寓意深刻、感情真挚的散文,作者一共写了三只猫的故事,前两只猫都得到了“我”和家人的喜爱,对于第三只猫,开始时“我”是厌恶的态度,后来“我”误以为这只猫吃掉了芙蓉鸟于是棒打这只猫,后来“我”知晓了真相,感到了深刻的忏悔。本文写的是猫,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,曲折地表达了同情、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。【学情分析】本篇课文故事性较强,情节跌宕起伏,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且七年级学生初步把握了默读的阅读习惯,可以运用到本篇课文教学中。但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,仍需要教师的指导。此外,学生对于本文的主旨的理解不够深入,也需要老师加以点拨。【设计理念】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本节课结合了我校主体课堂理念,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中感受文章情节脉络、写作特色及主旨情感,以此来文本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【教学目标】1.通过默读文章,采用圈点勾画以及摘录等方法,梳理第三只猫的相关情节,理清文章思路。(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)2.把握文本细节,分别说出猫与人的过失。(思维能力)3.通过联读和辩论,说出文章主旨。(文化自信 审美创造)【教学重难点】1.把握文本细节,分别说出猫与人的过失。2.通过联读和辩论,说出文章主旨【教学方法】情境创设法,自主学习法,小组合作法【教学用具】多媒体课件,学习指导书,教材【知识链接】1.走进作者郑振铎(1898―1958),福建长乐县人。现代作家、文学史家、翻译家,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。他的主要著作有《中国历史参考图谱》《中国俗文学史》《欧行日记》《海燕》《山中杂记》等。郑振铎善于写“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默默温情中轻笼的哀愁”,主张文学作品要“质朴”“真率”。2.文体知识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,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。1.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,所以小说的“我”不能看成是作者,只表示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。2.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四个部分,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“序幕”,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“尾声”。3.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。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,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,如地点、气候、景色、场面等。【课前预习】1.朗读课文,给下面划横线的生字词注音。相称( ) 郁闷( ) 一缕( )污涩( ) 婢女( ) 怂恿( )蜷伏( ) 惩戒( ) 怅然( )2.依据词义,填写对应词语。:乱说断定的话。:形容东西的洁净或行为的清白。: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。:指有条不紊,做事有序,不杂乱。井然,有条理的样子。【教学过程】一、激趣导入《诗经》曾言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爱默生也曾提到:“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,美就是它存在的原因。”人皆有爱美之心,从古至今不曾更改。而尼采在《偶像的黄昏》中提到:“丑是败坏的象征和症候,是任何缺乏自由的表现,人讨厌他自己类型的黄昏。”由此可见,对于丑的厌弃,也人人皆是。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,也隐藏着美与丑的对比。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92页,开启本节课对于郑振铎《猫》的学习。二、自主学习“夫才须学也,学须静也。”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学习指导书中的A、B、C三级任务,时间为8分钟。A级任务(对应目标1)1. 作者共有 只猫,这些猫共同的结局为 ,作者一家最不喜欢第 只猫。请给作者一家不喜欢的猫建立一个死亡档案。B级任务(对应目标2)1. 阅读全文,圈画关键词句,概括作者讨厌第三只猫的哪些特点?特点1: ;特点2: ;特点3: ;特点4: ;2.结合课文内容,分析“我”对第三只猫有哪些伤害?伤害一:伤害二:伤害三:C级任务(对应目标3)1.对于第三只猫的死,你认为猫跟人谁的责任更大?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。2. 依据对文章的理解,结合链接材料补全句子。补充材料:卡西莫多,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,几何形的脸,四方形的鼻子,向外凸的嘴,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,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的圣母院的敲钟怪人。但他内心却是高尚的。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“虎口”中救出了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,用“圣殿避难”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。卡西莫多的“美丽” 根本不为人所认识,甚至承认。难怪卡西莫多会在钟楼上绝望地疾呼“ 上天厌弃啊!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!”——雨果《巴黎圣母院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喜欢美好事物没有错,讨厌丑陋事物也没有错,但对于第三只猫的死,“我”却难过得更多。事后反思起来“我”错在 。三、合作探究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,解决任务单中遗留的问题,时间为3分钟。四、全班交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切磋交流也是学习的法宝,下面我们进入全班交流环节,时间为5分钟。如果有想要分享、补充、提问的,可以自由举手发言。五、教师精讲不讲:A级任务略讲:B级任务精讲:C级任务六、拓展延伸如果你是第三只猫,你会对作者一家说些什么呢?请你以“我很丑,可是我…… ”为主题写一段话,倾诉衷肠。七、课堂小结三只不同的猫,同一个家庭,却迥然不同的待遇。是美丽与丑陋的对决,是关乎人性的反思。因丑而恶是人之常情,以丑做恶是人性弊端;我们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三只猫,也要警醒自己不做伤人的施暴者。同学们,好好品味生活,好好理解人生。八、自我评测1.文学常识填空《猫》作者是 ,福建长乐人,我国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文学史家。他的主要著作有《 》。2.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( )A.失踪(zōng) 忧郁(yù)污涩(sè) 怂恿(sǒng)B.懒惰(duò) 乞丐(gài)叮嘱(zhǔ) 红绫(líng)C.预警(jǐng) 隔壁(gé)蜷伏(quán) 怅然(chàng)D.惩戒(chéng) 悲楚(bēi)虐待(lüè) 消耗(hào)3. 丑猫的外貌不能自己选择,却无端承受人们对它的伤害,你认为比丑猫更丑的是什么?这节课学习过后你有什么启示?九、作业设计A级:文章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解角度,试着说一说文章其他方面的主旨。B级:课外阅读夏丏尊的《猫》,靳以的《猫》和王鲁彦的《父亲的玳瑁》,与课文比较,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。【方法总结】1.默读法:要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。2.跳读法(快速阅读法):要利用关键词语带动阅读,提高阅读速度。另外学生通过对形象主旨的分析和总结,可加深主旨分析方法的理解与运用。学法总结:1.自学法 2.默读法3.圈点勾画法 4.合作讨论法。【预设生成问题】1.A级任务中,学生对第三只猫的行为概括可能不全面;2.B级任务中,学生对于作者一家给第三只猫的上海可能概括不全;3.C级任务中,可能大部分学生对于猫和人错在哪里表述不够准确。

展开更多......

收起↑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